保健品大肆进攻减肥市场_陇上网 - 天水生活,网上家园! - 天水城市生活,网上家园!
通用证 -
登录 | 注册 # 忘记密码?
加入收藏·设为首页
热点:天水 天水市 麦积 中国 甘肃 北京 男子 工作
联系电话:0938-8234777 在线QQ:200909385
首页 > 健康频道 > 食品安全 > 正文

保健品大肆进攻减肥市场

保健品大肆进攻减肥市场 建议:抬高门槛淘汰违规商家 时间:2013-09-04 12:02:41 来源:中国食品报 作者:谢聘 周舒曼 张航

“三月不减肥,四月徒伤悲,五月路人雷,六月伴侣没,七月被晒黑,八月待室内,九月更加肥……”网上这则打油诗,道出了不少减肥人士的“心酸”。中投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,近年来,中国肥胖者不断增加,肥胖患者已超过9000万。

减肥市场成了各方瓜分的“香饽饽”,减肥产品蜂拥入市。

  乱象1

  宣称月减5公斤

  停止服药反变胖

23岁的谭娟(化名)身高1.6米,体重57公斤。谭娟说,她今年6月本科毕业,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找工作,但“微胖”的体型让她苦恼不已。

“我是师范专业,现在应聘小学教师,不仅要看成绩、特长,还要看整体形象。”谭娟说,去年她就开始找工作,参加了几场小学教师的招聘会,简历、笔试都过了,可面试总被刷下来。“感觉就是太胖了才落选的……”谭娟认为,求职屡次“碰壁”让她都没了自信。

为找到一份好工作,心急的谭娟决定服用减肥药。“3月份,我在朋友的推荐下,花不到200元网购了某种‘左旋肉碱’减肥产品,3大盒胶囊可服用两三个月,网店还送了几包桃花胶囊。”谭娟说,商家称产品无副作用,使用一个疗程可瘦5公斤左右,她欣喜若狂,收货当天就开始服用。

到5月份,持续服用“左旋肉碱”的谭娟不仅没瘦,反而出现了心悸、头昏等不适感,于是她停止了服用。然而,让谭娟没想到的是,停止服药后,到7月她的体重增加到62公斤。“这下好了,没瘦成还胖了5公斤。”谭娟无奈地说。

 乱象2

  纯天然无副作用

  吃了头晕失眠

与谭娟的遭遇差不多,25岁的张小姐也上了商家吹嘘“无副作用”的当。

“我在药店买过不少减肥产品,但效果平平。”张小姐身高1.58米,体重却有60公斤。她说,她尝试过减肥胶囊、减肥茶等保健产品,确实瘦了3.5公斤,可代价是头晕、失眠和腹泻。“停止服用后,体重还反弹了。”张小姐说,这与工作人员吹嘘的“无副作用”、“绝不反弹”截然相反,让她对减肥产品失去了信心。

在一家大型连锁药房,3名工作人员分别推荐了不同产品,并称“减肥效果好”、“价格很实惠”、“纯天然无副作用”……这些琳琅满目的“减肥”产品,价格在百元至千元不等。

在一些药房里,除了极少数减肥药品外,还有减肥食品和减肥茶,不仅品类繁多,且都属于保健产品。

 乱象3

  药店卖200元

  产品“入院”涨9倍

其实,这些减肥产品不仅纷纷进驻药店,美容院也成为其攻占市场的一个途径。

一家美容院承诺,顾客最低花费1980元,可在两个月内最少减掉2.5千克。该美容院还制定了减肥方案:拔火罐搭配服用减肥产品。搭配的减肥产品是名为“甲壳素”的保健品,业内称为“粗纤维”,产品来自正规药店,无副作用,绝对可以放心使用。

不过,在某大型连锁药房里,其所说的“甲壳素”,单价约为200元,这与美容院的价格相差9倍。

去年,30岁的郑女士尝试到美容院减肥,一个疗程至少要花费近千元。“当时,美容院给我推荐了一些不知名的减肥产品。”郑女士说,她和朋友花800元买了减肥产品,结果体重不仅没减少,反而出现失眠心悸的情况,而她的朋友虽然1个月瘦了5公斤,但却数次昏倒。

“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美容院的减肥产品是什么。”郑女士说,美容院所售的减肥产品大多是全英文包装。

  原因

  “药准字”退市

  保健品趁机而入

减肥市场变成保健品的“天下”,首先得益于“药准字”减肥产品退市。

自2010年“曲美”退市至今,“药准字”减肥产品的空窗期已持续3年,而减肥市场巨大的空间让保健品敢于冒险。曾是曲美供货商的何女士说,在“曲美”退市后,“雅塑”成为惟一获批的非处方药产品,但由于消费者对类似产品已失去信任,于是众多被冠称“零副作用”的保健品趁机倾巢而出,瓜分减肥市场这块大蛋糕。

中投顾问发布的《2013—2017年中国减肥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,在中国,肥胖人群已突破9000万,肥胖症患者的增加速度已超过某些发达国家。近几年来,我国减肥产品多达千个以上,但绝大多数是保健品或功能食品。

1 2 
责任编辑:王晶